Contents

一个人的阅读史(一)

史之为用,其利甚博,乃生人之急务,为国家之要到。——刘知几《史通》

从泥塘里起步

小学六年级搬到新教学楼,教室刚好跟图书室同一层,我的阅读便是从这个契机开始。这是小学的第一个图书室,学校里的图书馆不允许小学生借书,有时候周末无聊会和小伙伴去逛一下,只是翻翻书,没有真的去读。寄宿生总有一大把的时间要打发,新图书室恰巧又近,自然会常去逛逛。

当时老师、同学总是提到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》,一部不能更经典的名著,到现在还能从嘴里蹦出作者名字,“奥斯特洛夫斯基”,我正经读过的第一本便是它。读的时候不了解小说背景,只是从故事中读出了“生命宝贵,人应该为此努力奋斗”,挺振奋人心。

小学阶段,另外两本正经读过的书是《牛虻》和《复活》,其他的都是用来打发时间,比如“马小跳系列”。《牛虻》很精彩,跟《钢》一样激励读者“在困境中要坚强”,我读后燃起了不少学习动力,以致于后来有段时间,每晚都会做一些数学竞赛题。六年级也是少年对爱情懵懂又开始萌动的时期,但《复活》绝不是一本好的爱情启蒙读物,少年如我读后无端地背上了罪名,走了三年的救赎路。以上三本书便是我小学阶段的阅读全传了,三本黑泥一样厚重的书抹在了最青涩的岁月上,不管怎样总算翻开了书卷。

https://xieting-img.oss-cn-hangzhou.aliyuncs.com/776_min.jpg

科技的蓝天下

初中期间上的是奥赛班,其宗旨是让乡下和小镇的学生在两年半的时间内赶上城市一流学生,紧张的学业和频繁的提前招生模拟考榨干了课余时间,阅读更是被挤到狭缝里。不过初中仅有的一些阅读,让我翻开不一样的人生篇章,弥足珍贵。

几年前,正值 IT 业的浪潮冲到一个高峰,年少的我也被“卷入”其中。初中三年搬过几次教室,好在每次都没有远离过图书室。初一有段时间特别着迷《电脑爱好者》,大概花三四个月的时间看完了二十几期,还用心爱的小笔记本做摘抄。后来又看了些《电脑报》,相比于新闻报道,我更喜欢《电脑爱好者》讲解的软件应用。正是那时候接触到“黑客”,心里尖叫着“简直酷毙了”,恨不得马上去学黑客技术。

有个周末更是心血来潮,让出校的同学去新华书店帮忙带一本关于黑客技术的书,记得书名叫《黑客攻防大师》,同学结账的时候还被店主从上到下审视了一番。假期回家后开始捣鼓《黑》,看了五分之一左右,又翻了一遍附赠光盘,纵使我已经按教程的步骤操作,结果要么卡在某一步上,要么哪里错了,反复几次之后热情便褪去了。想来可惜,一簇小火苗就这样熄灭了,要是被稍微添点油,结局可能会大有不同。

初一末了,电子产品开始流行,最流行的是用来看小说的 MP4,我也买了一个。同学看的最多的是玄幻小说,而我不甘堕落,又耐不住无聊,于是看一些无伤大雅的小说。假期回家还念念不忘 IT,往 MP4 里存了李彦宏的传记《相信中国》和李开复的传记《世界因你而不同》,这两本书都是晚上闷在被窝里看完的。书里大洋彼岸的硅谷被描述成气候宜人的科技城,上演着一个个动人的逐梦故事,让我心驰神往。我还把这种向往写在了周记本里,结果语文老师点评道,“不要想那些不可能的事”。之后,这个梦想就压在心底了,再没跟任何人提起。

初中的那些阅读本已随岁月一起流逝,无意中发现的一叠杂志勾起了一串回忆。

去年暑假回家,在放旧书的房间里发现厚厚一叠的《环球科学》杂志,有 24 本。订阅的那两年,寒暑假回家都能攒到五六本,然后一本本,从封面到背面一页页地读,假期结束之前还会再翻一翻。杂志侧面订书钉旁都裂开了,露出白色纹理,看着挺欣慰的。我是碰上了多大的好运,竟然给了自己如此光辉灿烂的科学启蒙教育。要知道《环球科学》是《Scientific American》独家授权的科普杂志,报道全球最新科学成果以及科技对人类未来商业、文化、伦理和政治等方面的深刻影响。

我翻了几本,心里五味杂陈,这些杂志被冷落的日子,也是科学梦渐渐淡去的日子,面对少年时那颗快要跳出来的好奇心,无比惭愧。几天的失眠紧随而来,那些渴望在枕头里藏了几年又重新跑了出来,一见如故,此刻两个时间结点打通了一条时空隧道。

https://xieting-img.oss-cn-hangzhou.aliyuncs.com/astronomy.jpg

顺着气息去寻你

上高中之后,一路上也遇到了不少喜欢读书的小伙伴,先是同桌,受他影响养成了买书读书的习惯,后来又在他的推荐下读了《第三种猩猩》、《自私的基因》等等,把阅读往上提了一个水准;然后是女神,跟着她的脚步看了《看见》、龙应台的三本和《送你一颗子弹》;还有在读了一位同学的作文之后开始喜欢上荷西,于是读了三毛的四本散文。那是时常读到一本感兴趣的书便会顺着这股气息去寻找更多的同类。所谓的气息,总是淡淡的,随风飘荡,几年后再去捕捉,只能找到那些较独特的(还好在豆瓣记录了一些)。

毛姆的月亮

初中除了种下科技的种子,也埋了一颗文学的种子。尽管初中课多,老师管得严,一些休闲杂志总能从天罗地网的缝隙间穿进来。像《意林》、《读者》、《格言》等杂志,一篇大概两三页,论其篇幅、价格都适合课上和课间放松娱乐,同学间互相传阅也方便。这种杂志读了不下 30 本,唯独有一篇到现在还记得大概:

一位医学生得到导师推荐去留学,上学途中为了挣船费便在船上当随船医生。船到站,少年没有下船,而是留下来继续做医生。十几年后,曾经不如他的同学都已事业有成,中年的他还是小地方的医生,但奇怪的是他生活虽拮据,目光却清澈无比。

上高中后无意中发现了故事的出处,毛姆的《月亮与六便士》,随着这股气味,还找到很多类似的故事:

毛姆: 刀锋 毛姆短篇小说精选集

其他:德米安 消失的地平线 悉达多

世俗生活,充斥着虚假与谎言,日复一日地束缚着你我,直到把我们送到死亡的那一刻。生命的意义是什么?作为这个星球唯一有智慧的生命,人类,我们如何活出人类的价值而不辜负大自然的恩赐?这些鲜活的故事告诉我,去追求心声,不管选择了什么都努力去实现,不要被世俗的目光击退,勇敢地去追求,只求一个心安。可惜高中的我,刚从乡下来到城里,只觉得世界真大,哪晓得自己喜欢什么。

野性的呼唤

大草原上,天地苍茫,牛羊如星点遍布,狼王藏在山头后面,亮出钢锥般的牙,一场围剿和杀戮即将开始。《狼图腾 》里的画面依旧能在脑海里重现,紧张激烈的情节,大草原的神秘,颠覆观念的狼故事,作者让我一点点地爱上了狼,爱上了狼的品性,勇敢、强悍、智慧、狡猾、凶残、贪婪、狂妄、野心、雄心、耐性、机敏、警觉、体力、耐力。狼不同于狗,千万年来都未能被人类驯服,狼追求自由,有自己的尊严,为了自由、生存顽强斗争到底。喜欢就想去了解更多,后来又看了三本关于狼的书。

重返狼群 :现实生活中养狼的纪实

野性的呼唤 :心在呼唤自由

白牙 :狼收起獠牙

听他讲故事

高中时期一反常态的轻松,一周上五天,五天上白天。作为住宿生,无数个周末,没有特别的活动就会读读书。散文是很好的选择,轻松又有趣味,不同人的不同生活都记录在文字里,等待着你去发现。有时候也可以用学写作的借口去读,像汪曾祺、林清玄、季羡林的散文文笔都挺好的。这些书多是从图书馆借的,只找到当时有在豆瓣记录的一些:

龙应台:目送 亲爱的安德烈 孩子你慢慢来

三毛:撒哈拉的故事 送你一匹马 温柔的夜 梦里花落知多少

其他:文化苦旅 季羡林散文精选 送你一颗子弹 幸福的七种颜色

懂一点事

像很多青少年一样,我也会去寻找自己在这颗星球上的位置,去了解我的国家,我生长的土地。可能很小就一个人在语言文化都跟家乡有差异的地方上学的缘故,成长中除了遇到身心问题,还多了一个归属问题。这些问题就像数学竞赛题,有时候挤破头脑也没有半点思路,不得不去书中翻解答,即便有些不能解决,但至少知道了此题超纲。

了解自身: 孤独六讲 生活十讲 蒙田随笔精选

了解周围:城市的胜利 公正 激荡三十年(上) 许倬云说历史:台湾四百年 常识 看见 国家竞争力 浪潮之巅

从小说认识社会

了解周围世界另一个途经是读关于它的小说,了解来源于现实的虚拟小说人物。印象最深刻的一本是《国家干部》,暑假在家花了两天半的时间才读完,一是因为它太厚,再是常被主人公感动得两眼汪汪,影响视线。我可能是一个比较反常的 90 后,还有着为人民服务的理想,脑子里还经常构想着区域建设,唉,估计是看过的那些地图集惹的祸。

活着 边城 穆斯林的葬礼 国家干部 1988: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 平凡的世界(全三册) 散文中国 黄金时代 围城

其他

最后就用一个“其他”来收纳那些零散在历史长河里,扫一眼还能看得见,而且看见了想捡起来瞧瞧的书。

西方小说:因为不喜欢西方贵族生活,所以对很多西方小说提不起兴趣。

老人与海 麦田里的守望者 等待野蛮人 质数的孤独 世界十大文豪 源泉

日本小说:含蓄又色情,不过还是蛮喜欢课本里的《清兵卫与葫芦》

挪威的森林 雪国

历史:

全球通史(第 7 版 上册) 中国近代史 中国大历史 万历十五年

科幻:只记得最经典的了

三体:I II 基地三部曲:基地 第二基地 基地与帝国

一些标示理科生身份的书:

万物简史 上帝掷骰子吗? 数学之美

终身学习

通过贪婪地阅读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,培养自己的好奇心,争取每天都变得更聪明一点。——查理·芒格

以上叨叨叨讲了这么多,时间跨度从小学五六年级到大二上(作者现在大三),真要问对我有什么用,我会回答,“这段阅读史让我养成了阅读的习惯,成为一个潜在的终身学习者”。终身学习,不断提高自己,在我们这个充满不确定的时代显得格外重要。未来我们除了跟人类抢饭碗,还要跟机器人抢饭碗,如果不想被机器人追着前进,那最好就是自己养成阅读的习惯,习惯地学习一些分外的知识来充实自己。

怎样养成阅读的习惯,我的建议是先阅读一些自己喜欢的领域,不管跟自己的专业或者工作相不相关。等到当你休息时,也会选择去看本书而不是打游戏或刷剧,你可能会发现阅读是一件一举多得、力量无穷的事情;你之后还会发现一些更高级的阅读方法,像主题阅读、全局认识、卡片笔记等等,你说不定会兴奋地对自己说,“嘿,人生终于要走上正轨了”。

ChangeLog

  • 2018-05-25 拆分过长段落、删除多余的“的”
  • 2017-04-30 删除主题阅读、增加结尾
  • 2017-04-05 增加 统计学、如何学习
  • 2017-02-06 初稿